 教育,一國之希望;科技,人類之動力。當今學校管理難度日益增大,突發性事件屢見不鮮,校園安全問題常引起全社會的焦點關注,據權威報告顯示,校園管理的普遍問題是學生在校安全難以保障,校園管理平臺不統一、數據無法有效及時交互,家長無法獲知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而產生擔心。在新時代教育的呼喚下,校園綜合管理與服務亟待改善!如今,“互聯網+”正推動著數字校園加速向智慧校園升級,很多高校充分利用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學校、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多層次的智能化服務。
校園管理服務現存的4大痛點:
1.校園管理服務不便捷。高峰期各種繳費處大排長龍;自助POS機數量有限、位置不清;辦公處上下班時間沒跟上課時間錯開,有時學生辦個手續還得請假;安全隱患大、公共秩序管理成本高;教務管理觸達率低;校園內消費場景繁多、不環保、難管理——學校為了解決這些難題花了巨大成本但效果甚微,學生也大吐苦水。
2.校園開發資源不足。智慧校園的信息化平臺往往要投入人力、資金和技術,但很多校園并不具備相應的能力。據了解,不少高校管理者都曾表示,智慧校園建設難以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缺乏相關專業技術人才。
3.學校和學生之間的即時溝通能力不強。目前大多數高校和學生之間主要信息溝通還沒有完全實現移動互聯網化,甚至很多學校仍然通過布告欄或者老師、班長通知的方式,而通過移動互聯網傳遞即時信息也面臨信息數量有限制、無法對不同類型學生實現精準發送等問題,造成溝通效率低下。
4.學校各部門信息流通不暢。學校部門機構繁多,經常會出現學院和行政部門各自建網站、找了不同的公司開發、使用完全不同的系統,難以統一管理。這就導致了教務處、財務處、人事處等系統及數據各自獨立,部門數據不能有效及時交互;新生數據不能及時同步到各部門,導致各部門工作難以有效開展;人事變動、學籍變動、信息缺乏互通;學生處和后勤部門信息不統一,學生突發狀況很難處理……學校內部信息流通亟待暢通。
“互聯網+”智慧校園解決方案:
之前所述的四大痛點,歸根結底是沒有建立統一的大數據平臺,以及沒有充分調動外部資源去建設這個平臺。那么,這個統一的系統平臺應該是怎樣?應該如何去建設?事實上,針對上述的這些痛點,西奧科技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解決方案。  西奧智慧校園功能拓撲圖
“互聯網+”解決方案是西奧的專注領域,而西奧則尤為關注“互聯網+”與校園的結合。西奧通過校園一卡通,嘗試在智慧管理、技術開發、支付能力等方面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希望能為智慧校園的升級建設帶來啟發和參考:
1.智慧校園所依附的平臺,必須與高校學生群體的習慣和偏好相符。目前高校學生主要集中在95后群體,這個群體最廣泛使用的平臺,就應該是建設智慧校園的統一平臺。有數據表明,手機即時通訊的網友使用率高達91%。
智慧校園平臺可以考慮搭建在即時通訊系統上,比如通過西奧智慧校園一卡通,同學們就可以輕松訂制屬于自己的校園生活, NFC技術與多卡合一的優勢,讓同學們可隨時隨地在手機上移動支付,身份認證,圖書館、宿舍門禁識別,校園巴士乘車,甚至可以查閱校園公告、課程安排、考試成績和招聘公告等信息。
2.校園信息化平臺可以提高學校和學生之間信息傳遞的效率。智慧校園的系統平臺應該支持多層操作,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管理權限。理想的情況是,一個高校就是一個統一的認證賬號,不論各個機構還是各院系老師,都可通過這個賬號對不同的學生發送不同的消息,信息數量是不受限的。西奧智慧校園平臺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在大數據平臺支持多層操作,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管理權限,大大提升了學校管理的效率。
3.24小時視頻監控,整個校園安防系統通過“大數據平臺”與上級教委、公安信息網平臺聯動,對校園各個重要區域實行24小時不間斷錄像, “視頻監控系統”與“門禁系統”還可通過“大數據平臺”實現定時攝像和刷卡信息的聯動,有效預防校內突發事件,確保學生在校安全。
4.平臺的建設維護成本不必高昂。校方可以借道校園一卡通等成熟平臺,使用現有成熟服務,利用現成的公眾平臺作為入口,去打造智慧校園。
總之,互聯網+浪潮下,當教育搭上科技的快車,必將煥然新生,西奧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正是充分利用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學校、學生和家長提供多層次的智能化服務,通過軟硬融合的物聯網平臺,不僅可以保障學生的在校安全,還可以讓學生體會更豐富的大學生活,提升學習效率,同時幫助學校實現科學、高效、動態的校園管理,真正做到讓學校省心、讓學生開心、讓家長放心。打造高效、便捷、舒適、智能的智慧校園,未來也將是所有高校管理者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